更新時間:2025-06-29 17:21:38作者:佚名
10月27日,山東大學威海校區迎來了辦學40周年的重要時刻,舉辦了高質量發展大會。在威海校區,廣大師生、校友、專家學者以及社會各界嘉賓等1600余人歡聚一堂,共同參與了這一盛會。大家一同見證了威海校區四十年來的發展歷程,凝聚了發展的力量,共同展望了更加美好的未來。
鄧云鋒副省長在致辭中提到,四十年前,山東大學順應改革開放的潮流,站在變革的前沿,開創了獨特的辦學方式。他們以敢于開拓創新的膽識和力量,與威海市攜手開創了高等教育與地方合作共建的新模式和新形式。四十載春秋,威海校區深植于齊魯大地,穩立于威海之畔,在山東大學整體發展的大格局中,全方位推進綜合性的改革進程,其學術實力、社會效應以及國際化的程度均有顯著飛躍,對山東省乃至全國的經濟與社會發展貢獻了不可或缺的力量。他期望威海校區能夠借助辦學40周年的重要時刻,深入總結過往經驗,嚴謹規劃未來發展,于培養更多肩負民族復興重任的新時代人才方面有所新成就,在助力國家科技獨立自主方面實現新進展,并在推動山東省深化改革、培育新興生產力方面貢獻新的力量。山東省委和省政府承諾將繼續全力支持,為學校的學科建設、人才培養、科技創新等方面提供全面服務,以推動學校向更高水平發展。
教育部發展規劃司二級巡視員于洋代表該司及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中心,向山東大學致以誠摯的祝賀。他指出,山東大學作為我國近代高等教育的發源地,始終秉持著“培養國家棟梁”的辦學宗旨,培育了眾多德才兼備的杰出人才,對國家及區域的經濟社會發展貢獻卓著。四十載春秋,山東大學威海校區形成了獨樹一幟的教育模式,并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山大應堅定不移地堅持社會主義教育方向,全面貫徹立德樹人的根本教育任務,集中力量服務于區域的高質量發展,為構建教育強國不斷輸送力量。在邁向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學的新征程中,山大應不斷邁出堅實的步伐,為我國教育強國的建設、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偉大目標不懈努力。
任友群擔任山東大學黨委書記一職,他親自主持了此次大會,并對那些始終關心與支持山東大學事業發展的各級領導、眾多校友以及社會各界的朋友們表達了由衷的感激之情。同時,他也向校區第一代辛勤奮斗的師生以及見證校地聯合辦學歷程的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他強調,自改革開放以來,山東大學始終與國家步伐保持一致,全力以赴投身于中國式現代化的偉大征程,親身參與了我國高等教育體制改革的深入推進和教育現代化的快速飛躍,目睹了齊魯大地日新月異、不斷進取的時代變遷,并共同開啟了山大與威海并肩前行、共促高質量發展的全新篇章。面向未來山東大學威海分校地址,山東大學將立足于“全面圖強”的新征程,勇敢肩負起歷史使命,敢于開拓創新,憑借教育之力夯實人民幸福的基礎,為推動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以中國特有的現代化道路持續努力,致力于打造一個更具責任擔當、更自信、更卓越、更包容的世界一流大學,為強國強省的全面建設貢獻新的山大力量。
山東大學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李術才對山東大學威海校區四十年的辦學歷程與經驗成果進行了梳理,他指出,山東大學始終秉持著育人的初心,致力于四個方面的建設,深耕齊魯文化貝語網校,強化了開放型辦學模式。學校在立德樹人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科研報國始終是學校的堅定信念,社會服務貢獻顯著,國際合作不斷深化。在一片沼澤荒灘上,山東大學打造了一個多學科、開放式、綜合性的校園,成為名校與名城共同進步、互利共贏的典范,譜寫了一曲代代相傳、不斷進取的輝煌篇章。他強調,我國世界一流大學的融合發展務必堅守黨的領導核心地位,鮮明樹立黨建的導向作用,同時,要注重協調均衡發展,凸顯獨特風格,還要勇于深化改革,不斷開拓創新領域。面向未來,山東大學將不懈致力于滿足國家在戰略層面的重大需求,堅定不移地執行培養德才兼備人才的核心使命,不斷促進學科領域的更新換代,不斷加強與國際間的合作與交流,堅持不懈地將威海校區建設成為具有中國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學的嶄新亮點和關鍵增長點,全力開拓校區高質量發展的新局面,竭力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動強國建設和民族復興的偉大事業,譜寫山大強校興國的輝煌篇章。
孔凡萍市委副書記兼威海市長,代表市委和市政府,向山東大學威海校區送上了誠摯的祝賀。她強調,威海市與山大威海校區相互依存,共同進步,開創了高校與地方合作辦學的先河。威海校區親眼目睹并見證了校區從起步到壯大,蛻變成長的輝煌歷程。在威海校區茁壯成長的一代代山東大學子,已遍布各行各業,取得了顯著成就。眾多杰出人才在威海落地生根,他們已成為“精致城市·幸福威海”建設的中堅力量。威海市將堅定不移、竭盡全力地扶持校區的發展與建設,推動山東大學的學術研究、成果轉化以及就業創業的高質量發展。我們與山東大學攜手并肩,共同肩負起強國建設的使命和任務,共同開創輝煌、互利共贏的美好未來。
哈爾濱工業大學黨委常務副書記安實,代表哈工大及眾多院校同仁,向山東大學表達了誠摯的祝福。他指出,哈工大與山大師生間相互支持、并肩前行,雙方間已建立起堅實的友誼和穩固的合作基石。80年代初,兩所學校相繼在威海設立校區,展開了各自的辦學之旅,交出了一份出色的校地合作成績單,這對兩校穩固在中國高等教育領域的領先地位、促進“雙一流”建設起到了關鍵作用。我們期待山東大學能與眾多兄弟院校齊心協力、并肩前行,共同投身于教育強國的建設事業,共同服務于國家的重大戰略以及區域的經濟社會發展,為推動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提供堅實的支持。
崔唯航作為校友代表回顧了在威海校區難忘的求學經歷。他強調,在威海,山東大學的學術傳統得以傳承、拓展并進一步繁榮,“學海無涯,氣吞山河”的校訓與“崇尚實際,追求創新”的校風在他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山大印記,滋養了眾多學子堅韌不拔、勤勉不懈、處變不驚的品格,以及好學不倦、勤于思索、敢于實踐的思想基礎,不斷鼓舞著廣大師生為國家服務、肩負使命、回饋社會。
史全岐教授,空間科學與技術學院的代表,回憶起與山大結緣、在威海筑夢的歷程,他分享了山大空間學科如何致力于支撐國家關鍵空間探測項目,并成功實現了從“追趕”到“并行”、進而邁向“領先”的輝煌發展歷程。他表示,一校三地的科研團隊正致力于深入研究,有序推進科研工作,匯聚各方智慧,齊心協力,持續深入未知領域的探索。他們始終將國家利益放在首位,堅守“四個面向”的方針,積極傳承和發揚教育家與科學家的精神,成為引領時代新人成長的楷模,助力新型生產力的培育,勇敢地擔當起高科技創新和自主發展的先鋒,以及科研創新的骨干力量。
朱宬瑾,2024級機電與信息工程學院本科生;欒天舒,2024級文化傳播學院本科生;徐闊,2022級空間科學與技術學院本科生;齊浩杉,2024級東北亞學院博士研究生,他們作為威海校區青年學子的代表,莊嚴宣誓。他們立志繼承山大精神,心懷家國情懷,肩負民族復興使命,踐行強國之志,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自己的青春力量。他們將以實際行動,努力譜寫一曲為中國式現代化英勇擔當的青春樂章。
任友群、李術才以及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趙剛,還有孔凡萍,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的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韓民,以及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的副主任王長樹,他們一同開啟了山東大學與威海市人民政府之間的新一輪校地合作項目。山東大學將不斷深化與威海市的全方位協作山東大學威海分校地址,充分利用雙方資源優勢,通過賦能、協同、融合等途徑,努力塑造校地合作的新標桿。
山東大學副校長劉建亞,威海校區校長劉建亞,以及校區黨工委書記仇道濱,還有校友代表們,一同揭幕了山東大學瑪珈山教育基金。
在當晚,山東大學威海校區迎來了辦學40周年的重要時刻,原創的情景音詩畫舞劇精彩上演。校區師生與校友們通過一系列精彩的節目,向校區獻上了他們滿腔的敬意與真摯的祝福,共同歡慶山東大學威海校區辦學40周年的輝煌成就。
山東省及威海市的有關單位領導,來自各兄弟高校和合作機構的嘉賓,以及來自社會各界的代表,山東大學的校級領導、校區負責人、校友代表、師生員工代表以及新聞媒體的代表均參與了此次活動。
在山東大學威海校區慶祝辦學40周年的重要時刻,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和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等40所國內知名院校及科研機構,以及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美國加州大學圣芭芭拉分校和韓國仁川國立大學等8所國際友好高校,紛紛寄來賀信和祝福視頻,共同為這一盛事送上誠摯的祝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