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2-04-16 10:22:45作者:佚名
當初民間開始流傳“八大”這一說法時,的確是根據教育質量和升學率來排定的。
然而,當時的互聯網,遠沒有如今這樣發達。信息傳播也不像現在這么迅捷。
而在沒有自招、沒有綜評,所有人都裸考的時代,一個學校真實的一本率、北清交復錄取人數,只有校方和教委才清楚。
所以,家長和學生口口相傳的數字,其實存在不少以訛傳訛的情況。
有句話說得好,“經濟實力決定話語權”。
作為一個源自民間的說法,很大程度上,“八大”的評定,會受到區域人口數量和經濟水平的制約。
基于這樣的情況,再看八大,會發現一些很有意思的現象。
除了位于郊區的七寶中學,其他七校,都是市區的學校。
而七寶的前身,是南模的分校。
黃浦之所以有兩所學校位列“八大”,是因為大同本屬南市區。
1993年和2000年,南市先后與浦東、黃浦合并,成為歷史。
同樣是市重點,原盧灣區的向明,靜安區的市西,卻落選“八大”。
為何?這兩區的人口基數低,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因素。
其他落選的市重點,還有市北和曹二。
閘北和普陀,作為經濟實力不那么強的兩個市區,容易受到忽視。
誠然,八校都是非常好的名校,但并不代表未入選的學校就不如他們。
縱觀這幾年的高考情況,不僅像市西、曹二、松二這樣的本區頭牌學校能與延安、復興等抗衡。
浦東的進才、徐匯的位育,這些被戲稱為“本區千年老二”的學校,高考成績也并不遜色。
而八大中的一些學校,卻顯露出漸漸掉隊的苗子。
小編絕不胡咧咧,有數據為證。
2014年,復旦、交大在滬自主招生預錄取名單公布。
預錄取總人數排在前20位的高中分別是(標紅為四校、八大):
上海中學、華東師大二附中、交大附中、復旦附中、七寶中學、南洋模范中學、建平中學、延安中學、控江中學、曹楊二中、松江二中、市北中學、向明中學、進才中學、大同中學、格致中學、上海市實驗學校、市西中學、西南位育中學、行知中學、復興高級中學、奉賢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