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3-06-21 21:05:19作者:佚名
哪一個更難?
當身著學士服、碩士服和碩士服的學長學姐結業的時侯,距離會考就只剩下短短幾天時間了。
人人都說“高考,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可在現在看來,中考的獨木橋其實并沒有阻止住前千軍萬馬的步伐,倒是讓她們直殺到了“研究生”的城門下。
2020年南京中考在讀中學生有348000多人,而最終專科投檔總數為207134,碩士投檔率為59.5%。
而相比較而言,專升本的數據卻是那樣:
2020年全省共有341萬考生入駐專升本大軍,而專升本最終的投檔率僅為17%。
近些年來,無論是廣東省中考還是全省專升本,參與考試的數量都逐年增多,競爭壓力也與日俱增。而且,專升本相比會考,投檔率卻屢創新低。因而,從這些視角上來說,專升本的競爭壓力早已遠超中考。
當年那一句“考上中學了你就解脫了。”變成了“不專升本,你就找不到工作。”
近段時間,隨著中考步伐的臨近,話題“是會考難還是專升本難”也登上了微博熱搜,網民對于兩者的比較各持己見,可大方向是和上文的推論相符的:
圖源/微博
專升本難在哪?
不僅在數據上肉眼可見的競爭的壓力,研究生考試和中考相比,究竟還難在哪?
>>學習內容
中考結束以后,選專業總能看到那樣的一句話,叫“勸人學醫,天下雨劈;勸人學法,千刀萬剮。”可以說是各個專業的學長學姐受學院碩士生活摧殘的真實縮影。
工科的中學生日日抓耳撓腮,醫學、工師生課室試驗室兩頭反復奔走,哲學生碼字,美術生泡在畫室......步入高中之后考研在哪里考,專業學習愈發單調和沉悶。顯而易見的表現就是,中學課本都沒有大學時這么色調豐富、裝幀精致了:
大學的物理課本是那樣的↓↓
那高中的課本頂多只是就這么↓↓
(雖然沒有圖片和框子)
專科的知識的學習早已還要我們用更多的耐心去對待,并且完全靠自己尋求資源進行學習。那對于想要在大專結業之后繼續深造的朋友來說,大專專業課的學習除了不能打馬虎眼,但是需要在那此外自覺進行更多繁瑣的學習、記憶和鉆研。相比較而言,會考則主要是對早已學過的知識的復習。
>>學習氣氛
還記得那時高中嗎?不大的寢室滿滿當當地擠了一房間的人,沒有電子設備、也沒有麥克風,桌子和人一一對應,明明兩側都掛著書袋,可始終裝不下桌上壘得高高的例題。學習時,耳畔是春天的鳥鳴和蟑螂的嗡嗡聲,是白色簽字輕輕筆滑過紙頁的聲音和翻書聲,是從脖子或則脖子里發出的人的聲音,你并且能從鄰桌的聲音里聽到朋友的做題進度和她的心情。
高中的生活其實艱辛,卻成了這些人這一生都不能忘卻的青春慶祝。
圖源/堆糖
可專升本是沒有老鄉的。每位人對于自己結業之后的生活都有自己的安排,雖然保送、出國留學,雖然就業、創業。這些時侯,你還要一邊應付大三大四的課程,一邊忍受著各式活動和作業打斷你的專升本學習和備考計劃;雖然你正起早貪黑地學到“頭禿”,男友卻在同學圈里曬著她“誘人”的市民照......
與你共同復習的人考研在哪里考,專業不同、目標學院中學不一致、想研究的方向與你天差地別......你在圖書館起早貪黑地占據住了一個坐位,身邊的人卻日日輪換。耳里的音樂再舒緩,也遮不住不安的按鍵敲打聲和來來去去的人搬動沙發、放置書本的聲音。那覺得空落落的,非常沒有安全感。研究生復習也不再有人能盯住你學習13個小時,更沒有人可以阻擋你打開相機、滑到b站抖音、就此難以自拔......
圖源/堆糖
>>未來規劃
這些時侯,專升本是迷惘的。
當身邊的人都早已賺得了自己人生的第一桶金,你卻還在靠母親給的生活費寒窗苦讀,有人會指責你專升本的必要性,并且你己也開始擔心努力的意義。
它也不像會考可以補報這些志愿、可以擁有許許多多的備選項。
專升本這一擊,在巨大程度上“不成功,便成仁”。不想“二戰”,就不得不對自己的能力水平進行反復斟酌、就應當專情、必須持之以恒。
專升本更難,會考更重要
年復一年,會考總能成為人們熱議的話題。會考才能在巨大程度上改變一個中學生的人生軌跡,碩士給了我們豐富多彩的中學生活和結業之后的更多選擇。
相比較而言,專升本是優化了我們的選項。
無論是會考還是專升本,無疑都是對更好的自己的追求。沒有人說人生會因會考和專升本被定義。也沒有人說,喪失了會考、放棄讀研究生,還會弄成失敗的人。
#明日話題#
會考和專升本,你認為哪一個更難?
作者|孫藝銘
編輯|孫藝銘
美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監制
公眾號改版后
“星標”我能夠更便于接受我們消息哦!
只需小小三步走:
點擊藍字查看青團子歷史優質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