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5-06-30 08:06:54作者:佚名
近期,海南醫科大學正式開啟了2025年度本科生的科研創新培育項目(簡稱科創計劃),該計劃投入了1000萬元作為專項資金,專門用于資助本科生的科研創新活動。與此同時,還專門劃撥了1000萬元,旨在增強教師的科研能力。此舉旨在全面打造一個“教學、科研、人才培養”三位一體的綜合培養模式。
據悉,海南醫科大學在本次科創計劃中呈現了三大創新之處。首先,該計劃取消了申報限制,參與者可自主決定是否申報。項目對所有二年級及以上的本科生開放,只要學生有科研熱情,便可自行申請。此外,通過“導師與學生”的互選模式來構建團隊,每個項目都將配備一名指導老師和3至5名學生。
再者,摒棄單一論文評價機制,推行創新的過程式管理。項目規定,論文并非唯一的驗收準則,創新性地構建了“科創日志與月度報告”相結合的全過程跟蹤體系。學生需定期更新科研進度,導師則每兩周組織團隊會議進行指導。最終成果可以采用多種形式展示,只要通過驗收,即可獲得1.0至1.5個第二課堂學分。
此外,資金運用打破了常規管理模式,構建了持續性的支持體系,并完善了人才培養的連貫途徑。入選的各個團隊將獲得十萬元的科研資金,每年大約有一百個項目獲得立項,資助周期設定為兩年網校頭條,若中期評估未達標,資助將予以終止。表現優異的項目不僅有機會被推薦參與國家級的比賽醫科大學研究生,還將獲得下一財年的優先資助資格,從而建立起“培育、提升、產出”的持續創新模式。
該方案規定,指導教師需擁有博士學位或相當于副高級別的職稱,并優先考慮正在承擔省部級及以上研究項目或被評為省級優秀研究生導師的人選。學生在導師的輔導下醫科大學研究生,需完成《科創項目任務書》的立項工作,并接受從項目啟動到最終完成的全面科研培訓。同時,學校將同步設立優秀團隊和導師的表彰制度,并每年舉辦本科生科技創新成果展示活動,以此營造一個濃厚的創新學習氛圍。
陳國強院士,身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及海南醫科大學校長,強調科研創新不應追求短期利益。他期望通過該計劃,本科生能在純粹的科研探索中磨礪批判性思維,并將熱情與好奇心轉化為醫學發展的強大動力。
(責編:吳占桂、潘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