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2-01-05 22:49:21作者:admin2
數學作業是數學教學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教師不但可以通過學生的作業來檢查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還可以及時發現自己的教學不足。通過作業的練習,學生就能對已學知識進行鞏固和深化、在原有的基礎上拓展自己的知識面,而且還能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欲。但是,如果教師布置作業不合理,數量過于多,目的性又不強的話,就會導致學生對作業不感興趣,漸漸的就會對數學不感興趣,最后甚至是抵觸老師,欠交作業,這樣作業也就失去了它真正的意義。 根據學生的智力水平、成長環境、行為習慣等諸多因素,我們可以將類型分為基礎篇、提高篇、拓展篇、趣味篇?;A篇就應該以書本基礎知識為出發點,做為那些自主探究、分析問題、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相對較低,接受能力差,缺乏探究精神和求知欲望學生的作業;提高篇的題目應該在基礎篇的基礎上走向拓展題,作為一個能起到過度的作用良好樞紐;拓展篇則為學生的擴展引申題目,考察學生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趣味篇就如一支預備部隊,隨時待命,在學生學習興趣下滑時,使用趣味篇,引起學生的學習熱情。 怎樣才能讓學生對神奇的數學產生濃厚的興趣,激發學生到數學的天空里飛翔,重要一點還是在于作業的設計。怎樣的作業設計才能引起學生好勝的心去完成它;怎樣的作業設計才能充分地挖掘學生的潛能。我認為應該從以下的作業設計入手: 一、預習“重精不重多”。 有效的預習是學習的基石,它能有效地幫助你掌握好課堂的知識。如何才能有效的監測學生的預習情況,可以通過筆記摘錄,要求學生在看完相應的內容后,對本次內容的重點用幾句話來歸納,或提出自己預習后不懂得的問題,學習完后自己親自解答。這樣更有效的保證學生上課的集中力,有助于提高每一次的學習質量。 二、生活化作業 數學源于生活,生活處處有數學。數學知識與生活密切相連,很多的知識都能有效地指導我們解決生活實際的問題,所以最好的作業并不來源于書本,而是來源于生活實際,生活為學生營造了很好的數學學習舞臺,也給學生創設了豐富多彩的情景,每一個情景就是一道活生生的數學題,因而數學作業應更生活化。例如;在學習長方形與正方形后,馬上布置學生進行編題作業,要求作業要體現本單元的知識,并借身邊的、貼近自己的事物或情景來編題,并寫出自己的體會。從學生的體會中,感受到學生對知識的認識有了更深的了解,對生活存在的問題,找到了有效的解決辦法。這是書本作業無法帶給學生的。 三、閱讀性作業 有人覺得很奇怪,閱讀不是語文科的事情嗎?數學科也要閱讀?其實課外書的閱讀是沒有學科之分的,語文有語文的閱讀書籍,數學也有相應的書籍,提高學生的課外知識不僅僅是語文科的事情。課外時間閱讀相關的書籍,并以小海報、小板報的形式展現。這樣的作業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不僅僅利用課余時間翻閱資料,更發揮自己的美術天賦,設計出一份份精美、別致的數學名人小海報,充分發揮學生的創造力,也讓學生體會到數學名人的成就來之不易,必須通過自身的努力才能達到。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更明確自己的學習任務與責任。 四、“有錯不改”的作業 本人對作業采取“有錯不該,多次修改,改終評分”的方法,發現作業中的錯誤時,只做出記號,不再批改,發回給學生,由學生自行訂正后,再給予適當的評價,這樣的批改方式,能培養學生自己發現錯誤,改正錯誤,同時使學生在修改的過程中體驗到親自參與掌握知識的情感,增強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