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會這樣呢?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接下來,老穆就為大家簡單分析一下。
一、狀元一" />
更新時間:2022-03-03 19:25:18作者:admin2
老穆認為,高考狀元一般都是可以成才的,但是,若想成為各個行業(yè)類的頂尖人才,難度就大了。
為什么會這樣呢?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接下來,老穆就為大家簡單分析一下。
一、狀元一般是全才,而各個行業(yè)的頂尖人物,靠的是專才。
舉個簡單例子,廣西2019年的高考狀元楊晨煜,他以730分的超高成績被清華大學錄取。
他選擇了智班……
要知道,在智班,大都為信息學競賽的金牌或銀牌的學生,他們的專業(yè)知識超級好。
楊晨煜盡管是狀元,但卻無法在他們面前有任何優(yōu)勢,甚至有劣勢。
據媒體報道,楊晨煜剛開始學習時,是比較吃力的,盡管后來克服了這些困難,跟上來了,但仍然不是最好的。
由此可見,狀元,不代表就能成為頂尖人才。
二、狀元的人數與非狀元人數比,太少了,這也導致頂尖人才數量少了。
比如一個省,往往也只有一兩個狀元,而非狀元人數卻是幾十萬,甚至超過百萬。
試問,以后成為頂尖人才的數量,是狀元多呢,還是非狀元多呢?
我想,一定是非狀元!
既然如此,我們?yōu)楹芜€要這樣發(fā)問呢?
三、老穆認為,絕大多數情況下,是一套試卷一批狀元。
倘若再換一套試卷,狀元或許就會“換人”。
誰最有狀元的潛質呢?
我想,全省前50名的學生都有可能。
既然如此,狀元成為頂尖人才的概率又怎能比得過非狀元呢?
盡管如此,但這并不表示狀元就不能成為頂尖人才。
盡管數量少,但還是有的。
比如在校友會2017年中國高考狀元職業(yè)成就排行榜中,成為商界頂尖人才有4位,如下圖:
在校友會2017年中國高考狀元職業(yè)成就排行榜中,成為學術界頂尖人才的有9位,如下圖:
唯一不足的是,在這些人中,有不少是在外國任職的。
老穆希望以后的狀元,能在學有所成后,能夠多為祖國效力,而不是為外國效力。
結束語誠然,狀元很厲害,但我們也沒必要“神化”狀元。
這個時代,我們更需要的是專才,而不是全才,盡管全才很棒!
老穆還想說,沒有成為狀元的,也不必難過,只要你用心學習,將來取得的成就反超狀元也是很有可能的。
馬云雖不是狀元,但又有幾個狀元的成就超過他呢?
朋友們,你們對此有何看法?歡迎大家在下方評論區(qū)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