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5-06-26 11:42:44作者:佚名
山東之地,禮樂盛行,濟寧之城,孔孟遺風。11月29日至30日,中央網信辦、國家文物局等機構攜手舉辦“何以中國·弦歌不輟”網絡主題活動,于山東省濟寧市拉開序幕,旨在領略“孔孟之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追溯文化傳承之根。
孔府景區與尼山圣境,國際孔子文化節以及尼山世界文明論壇等,近年來,濟寧憑借其豐富的文化底蘊,不斷促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新性進步與創造性變革。
文化傳承:守正創新 沁潤精神家園
曲阜孔廟的正門向南步行約500米,便可抵達國務院批準成立的儒學學術研究機構——孔子研究院,該研究院與位于同一條中軸線上的曲阜孔廟和孟廟相映成趣,形成了一種遙相呼應的格局。
孔子研究院在過去十年間不斷推動“孔子研究院翻譯中國”項目,成功編纂并出版了《經典儒學核心概念》和《安樂哲比較儒學哲學關鍵詞》等著作,這些作品為全球更好地理解儒學,以及中國向外界傳播儒學思想,提供了豐富的跨文化哲學術語解讀工具。
濟寧市借助曲阜師范大學、孔子研究院、孟子研究院等儒學學術機構的力量,聯合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16所國內一流高等學府,共同建立了聯合研究生院。該學院面向全球范圍內聘請了23位在儒學領域享有盛譽的學者、泰山學者以及尼山學者,并以此為基礎,成立了12個專注于儒學研究的頂尖學術團隊。
孔子研究院的副院長兼研究員劉續兵指出,該研究院致力于將傳統文化與青少年教育相結合,通過《中國傳統文化》、《大同:中華文化的社會理想》以及《中華傳統八德》等國學教材進行滲透。此外,研究院還借助《儒家文化普及》等讀物、《中華經典名句365》等作品,舉辦了超過100場的“相約經典”等傳統文化普及講座。
在確保對孔府、孔廟、孔林這“老三孔”實施有效保護的前提下,曲阜市著力推進孔子研究院、孔子博物館、尼山圣境這“新三孔”的建設與完善,以此拓寬公眾接觸和了解儒家文化的途徑。
濟寧積極將儒家文化深度融入生產生活的各個層面,持續展現優秀傳統文化的價值導向作用和文化的團結力量。
在孔子博物館內,游客們可以更加貼近地感受孔子的生平與思想。講解員周新萌介紹道,這里的展覽采用了互動、體驗和沉浸式的設計,極大地提升了展覽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在游玩的過程中,觀眾們不僅能享受到樂趣,還能與先秦諸子百家的思想產生共鳴。
濟寧秉承“和為貴”的儒家文化要義,將其精髓融入基層治理體系,打造了獨具特色的社會治理品牌。該市在山東省內首開先河,設立了社會治理服務中心,有效降低了群眾訴求量,同時提升了群眾滿意度。至2023年,濟寧已在全省范圍內率先實現了“一站式”矛盾糾紛調解中心的全面新建或改建,實現了縣域全覆蓋。自2024年起,我國各級機構在處理各類矛盾與糾紛時,遵循規定進行了妥善受理,受理率高達99.88%。同時,按時辦理的比率也達到了97.48%貝語網校,眾多矛盾和糾紛得以在基層得到有效解決。
劉承彪,濟寧曲阜市尼山鎮魯源新村黨總支書記,在介紹時說道:“我們致力于將優秀的傳統文化與基層黨組織建設、產業發展、民風培育以及基層社會治理等多個方面緊密結合,旨在通過文化熏陶提升人的素質,以文化振興鄉村?!?/p>
根據數據,共有909支宣講隊伍,成員超過1.3萬人,名為“習語潤儒鄉”;此外,還有3700多個“儒學講堂”遍布濟寧各地;同時,還有263個試點致力于推廣美德健康的生活方式。這些隊伍、講堂和試點在濟寧的街頭村落中,通過文化活動傳遞聲音、傳承習俗、培育人才。
文化創新:古典“邂逅”現代
濟寧之地,文化創新現象屢見不鮮曲阜師范大學研究生,泥土氣息與現代風格的交融,古典與現代的奇妙相遇??鬃硬┪镳^內,互動式的數字化展覽讓歷史文物煥發新生;尼山圣境以青山作背景、秀水為舞臺,借助現代科技,生動呈現了馬車、論語書卷等儒家文化元素。
近年來,濟寧市的文創產品不斷走紅,諸如口中可品味《論語》的創意棒棒糖、源自孔廟大成殿的創意雪糕、以及儒家五常的印章,還有曲阜孔廟的立體書等,這些產品之所以能走紅,其核心在于將文化資源與產品進行了巧妙融合。
濟寧市成功培育并擴大了三孔文化旅游、尼山文化旅游、孔府印閣等重點文化機構的影響力,同時,建成了諸如濟寧方特東方欲曉等重大數字文化旅游項目。其中,數字交互藝術作品《畫意濟寧》榮獲了山東省2023年度虛擬現實先鋒應用案例獎項,并且該作品還被收錄進了《中國互聯網發展報告2023》藍皮書之中。
文旅融合:以文塑旅、以旅彰文
尼山圣境,這座矗立在孔子誕生地尼山之巔的景區,不僅承載著豐富的旅游資源,更是一項深具歷史意義的文化工程。其中,魯源小鎮項目作為尼山圣境“大文化、大旅游、大教育”理念的集中體現曲阜師范大學研究生,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
魯源小鎮項目總負責人朱厚霖表示,該項目將采用游玩中學習的模式,全方位覆蓋各個年齡段、全天候、四季皆宜,打造深度沉浸的旅游體驗。此舉旨在促進各產業間的跨界合作、聚集發展以及相互融合,從而實現景區、園區、社區和校區“四位一體”的綜合性布局。
濟寧地區將文化和旅游相結合已形成一種成熟的商業模式。近年來,該市致力于打造全國一流的文化名城和世界級的文化旅游勝地,不斷加速文化與旅游產業的融合進程。為此,濟寧實施了“百家景區煥新”計劃,將100家A級景區連成一線,構筑了明故城、尼山夜游、蓼河夜游等十大獨具特色的旅游新景點。
此外,濟寧市迎來了全國首家中外文化交流中心文旅研修基地的掛牌儀式,該基地的研學旅游產業集群被認定為山東省“十強”產業中的“雁陣形”集群,曲阜市亦成功躋身中國研學旅游目的地城市的行列。
今年頭三個季度,濟寧市內34家受重點關注的景區合計吸引了3193.67萬游客,這一數字較去年同期增長了62.00%,同時,這些景區的營業收入達到了10.70億元,較去年同期大幅增長了12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