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5-06-30 17:36:01作者:佚名
為全面執(zhí)行黨的二十大精神和全國教育大會的指導方針,認真執(zhí)行《國務院關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意見》(國發(fā)〔2014〕35號)的相關規(guī)定,依據《教育部關于在若干高校實施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工作的指導意見》(教學〔2020〕1號)等政策要求,經教育部正式批準,我校決定在2023年持續(xù)推行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項目(簡稱“強基計劃”),旨在探索多元化的考核評估體系,選拔出一批懷揣理想、充滿熱情、具備天賦的年輕學子。我們致力于培養(yǎng)具有國際視野和深厚家國情懷、扎實專業(yè)基礎、全面綜合素養(yǎng)、強烈創(chuàng)新意識,并致力于國家種業(yè)科技進步與種源安全領域的頂尖創(chuàng)新人才,為我國重大戰(zhàn)略領域輸送優(yōu)秀后備力量。
一、招生對象及報名條件
滿足2023年國家普通高等學校招生統(tǒng)一考試報名資格,具備卓越的綜合素質或突出基礎學科能力,且有意向未來投身相關科學技術領域的高中畢業(yè)生,均有資格提出報名申請。報名的考生可劃分為兩大類別:
第一類:綜合素質優(yōu)秀、高考成績優(yōu)異的考生。
第二類考生在相關學科領域展現(xiàn)出卓越的才能和顯著成就。他們在高中期間,必須至少在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學或信息學中的一個學科領域內,榮獲全國奧林匹克競賽決賽二等獎或更高等級的榮譽。
二、招生專業(yè)及招生計劃
我校2023年實施的強基計劃中,招生專業(yè)聚焦于生物育種科學領域,具體要求的相關選考科目或科類信息,請參考下述表格內容。
點擊查看大圖
我校在河北、山西、遼寧、安徽、山東、河南、湖南、四川、陜西和甘肅等省份實施強基計劃招生。具體各省份的招生名額,請以我校強基計劃報名系統(tǒng)發(fā)布的招生計劃為準。
三、報名方式與選拔程序
(一)報名時間和方式
4月10日至4月30日期間,考生們可以訪問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強基計劃的報名網站進行注冊。
請按照規(guī)定流程進行網絡注冊,確保信息的準確無誤。考生請注意,不得同時報名參加其他院校的強化基礎計劃。
(二)
考生須參加2023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tǒng)一考試
(三)確認考核
考生需在6月10日至6月20日期間,登錄強基計劃報名系統(tǒng)西北農林大學招生網,核實自己是否愿意參與我校的強基計劃學校考核(簡稱校考)。有意向參加校考的考生需在報名系統(tǒng)上簽署承諾書,未參加或未在規(guī)定時間內確認的考生將被視為自動放棄報名資格。對于已經確認參加我校考核卻無故放棄的考生,我校將進行詳細記錄并向相關省份的招生考試機構進行通報。
(四)校考辦法
1.入圍名單確定
截至6月26日,我校將公布一份名單網校頭條,該名單包含了所有確認參加校內考試并成功入圍的考生。
針對第一類考生,其高考分數(不包括任何政策性加分,以此類推)需超過第一批本科的錄取基準分數線(對于那些將本科批次合并的省份西北農林大學招生網,則參照該省所設定的最低錄取基準分數線,以此類推),然后根據高考成績從高到低進行排列,并依據我校在各省的招生計劃數,按照5倍的比例來確定各省的入圍名單(對于分數相同的情況,所有考生都將被納入名單中)。
針對第二類考生群體,只要他們的高考分數超越了第一批本科的錄取基準線,便能獲得參加校考的資格。
2.校考時間
我校將在7月3日之前組織考核活動,考生們請留意查看我校本科招生網發(fā)布的公告,以獲取詳細信息。
3.校考內容
校考包括面試和體質測試。校考全程錄像。
面試環(huán)節(jié)主要評估考生的思想道德、個人興趣與志向、學科專長以及創(chuàng)新潛能等方面,總分設定為100分。該面試過程采用專家與考生雙方隨機抽簽的方式進行。同時,考生的綜合素質評價資料在面試階段將作為關鍵性的參考依據。
體質測試環(huán)節(jié),考生可自行挑選立定跳遠、50米短跑、男子引體向上、女子一分鐘仰臥起坐中的兩項進行測試。該測試依照《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對高三學生設定的合格分數線進行評判。若考生因疾病或殘疾無法參與體質測試,可向學校提交申請,并附上三級甲等醫(yī)院的診斷證明,學校審核批準后,考生將免于進行體質測試。體質測試不合格,或無故未參加體質測試者不予錄取。
4.校考成績評定
面試成績即為校考成績。
(五)錄取辦法
1.綜合成績折算辦法
綜合評定結果由兩部分構成,首先是高考成績轉換為百分制后乘以85%,其次是校考成績乘以15%,二者相加得到最終的綜合成績。該成績需保留至小數點后兩位。
2.確定錄取名單
針對第一類考生,需依據考生所填志愿及所在地的強基計劃招生方案,依照綜合成績從高到低排列,進而確定強基計劃的預錄取名單。若綜合成績相同,則需依次參考高考成績、學校考試成績、高考語文成績以及高考數學成績進行排序。
針對第二類考生,若其綜合成績達到所在省份內第一類考生最低錄取分數線,則將予以錄取。需要注意的是,這部分錄取所需的招生名額,并不會計入之前已公布的各省強基計劃的名額之中。
7月5日之前,擬錄取名單已由學校本科招生工作領導小組進行審訂并獲批準,隨后上報至各省級招生機構進行審核,同時完成錄取手續(xù)的辦理。
我校將于7月5日之前發(fā)布錄取名單,并對錄取的具體標準進行公開。對于已經獲得正式錄取資格的考生,他們將不再參與本省(區(qū)、市)后續(xù)批次的高考志愿錄取流程;而對于未能被錄取的考生,他們則可以繼續(xù)參與本省(區(qū)、市)后續(xù)批次的高考志愿錄取。
四、培養(yǎng)方案
實施“3+N”連貫培養(yǎng)方案,其中“3”代表本科階段的學習時長,“N”則指碩士和博士階段的學習時長,總時長為3至5年。構建一個科學化、分階段的動態(tài)分流體系,全面評估強基計劃學生的學業(yè)表現(xiàn)和思想動態(tài),實現(xiàn)科學合理的分流。在第三年結束時,將進行本科與碩士或本科與博士的分流,進入碩士或博士階段的學生將依照研究生培養(yǎng)模式繼續(xù)深造。強基計劃的學生被安排在獨立班級,采取書院管理模式、導師輔導制度、學分考核體系,并實行小班教學、個性化培養(yǎng)、國際化交流等多種教育方式。
(二)培養(yǎng)特色。強調跨學科融合教育,設立跨學科選修課程,通過“興趣與需求”相結合的方式,引導學生探索眾多學科領域,致力于培育尖端創(chuàng)新人才;推進科教融合育人模式,借助國家級實驗室、未來農業(yè)研究機構、現(xiàn)代產業(yè)學院等關鍵科研實踐基地,全面開展科研素養(yǎng)和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加強農業(yè)知識及愛國情懷的教育,構建實踐教育平臺,增強學生對國家重要戰(zhàn)略需求及育種領域的理解,促進專業(yè)教育與情感教育的有機結合。
(三)設立激勵機制。集結院士、杰出教授等頂尖師資力量,為學生提供量身定制的學業(yè)輔導與學術指導;全程提供自主科研訓練專項資金等資助措施;鼓勵學生參與國內外交流學習項目、國際學術研討會等活動;推動相關學科專業(yè)與國內外著名高校攜手實施強基計劃,共同培養(yǎng)博士研究生。
五、其他說明
(一)涉及學生綜合素質檔案的相關事宜。在已設立省級統(tǒng)一信息平臺的省份,省級教育行政部門負責將考生的電子化綜合素質檔案集中提供給我校。而對于尚未建立此類信息平臺的省份,則由各省級教育行政部門負責收集本地區(qū)各中學報考學生的綜合素質檔案,并統(tǒng)一上傳至強基計劃報名系統(tǒng)中。
對于在綜合素質檔案上弄虛作假或在考核過程中作弊的考生,我們將剝奪其參加強基計劃報名、考試及錄取的資格。同時,我們將把相關情況通知至相應的省級招生考試機構或教育行政部門,并取消其當年的高考報名、考試及錄取資格。根據情節(jié)的嚴重程度,我們還將對其采取暫停3年內參加各類國家教育考試的處罰措施。已入學者,將依據教育部及我校的相應規(guī)定進行處理,取消其學籍;若畢業(yè)后被發(fā)現(xiàn)存在此類問題,將取消其畢業(yè)證書及學位證書。中學需對所提供材料進行嚴格審查,一旦發(fā)現(xiàn)造假行為,我校將保留采取相應措施的權利。
通過實施強基計劃錄取的學生,一旦入學,原則上是不允許轉至其他學科專業(yè)的。
在校考期間,考生需自行承擔交通及食宿相關費用。對于家庭經濟條件較為困難且成功入圍校考的考生,可以向我校提出申請,學校將根據實際情況,考慮給予一定的路費和住宿補貼。
六、監(jiān)督保障機制
我校的強基計劃招生工作,在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本科招生工作小組的指導下,由學校本科生招生辦公室具體負責組織和執(zhí)行。在整個招生簡章的實施過程中,我校堅持招生方案公開透明,選拔方法公正合理,錄取標準也進行了公示。
針對通過強基計劃錄取的新生,我校將進行入學資格的復核。對于那些不符合入學條件的學生,學校將依照教育部制定的相關規(guī)定進行相應的處理。
我校在實施強基計劃招生過程中,嚴格接受各級紀檢監(jiān)察部門的嚴格監(jiān)督,并廣泛接受社會各界人士的監(jiān)督與審視。
七、聯(lián)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