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藝術家以及其他什么家的稱號問題,早" />
更新時間:2021-06-20 15:18:24作者:admin2
我本人很喜歡劉文西的畫風,也認可他在畫界的名氣。然而,他是否可以授予“人民藝術家”的問題因為對他不很了解無法回答,也沒有資格回答!
對于藝術家以及其他什么家的稱號問題,早就應該規范化。需要政府和社會共同制定好標準。沒有規范和標準,如同這大師那大師一樣,鋪天蓋地、魚目混珠、少了名節、重了利欲,這于人民和社會有意義嗎?
為創作拍下的照片
“花2年時間,畫百米長的美麗包頭長卷,真是‘洋鐵匠攬上了火車頭’,有點自找苦吃!”魏福根笑著說。魏福根自小喜歡繪畫,小時候跟隨父親出車奔馳在山川峻嶺之間,之后,他用畫筆創作了公路山水系列作品記錄國家公路發生的巨變。2014年下半年,魏福根開始創作“美麗包頭”,歷時近2年時間,完成了這幅百米長、記錄了我市10個旗縣區70多個景點和地標性建筑的畫卷,堪稱一絕。
山川峻嶺之間尋靈感
魏福根1951年出生在石拐區五當溝,現為內蒙古美術家協會會員、包頭市美術家協會會員,自幼就喜歡繪畫,并一直堅持自學。
“我從七八歲就喜歡上了畫畫,最開始畫汽車。十六七歲的時候通過朋友認識了美術老師,才開始接受專業老師的指點。”魏福根說。1970年,魏福根進入內蒙古一機集團當了一名裝配工,因為在繪畫方面有特長,逐步承擔起了廠子里的宣傳工作。1973年,魏福根進入一機文化宮成為了一名專職美工。從裝配工轉職做美工,在當時,有不少人都挑大拇指贊賞。“我在一機文化宮工作了38年,直到退休。”魏福根說,“在上世紀七八十代,看電影可是非常火爆的事情,甚至常常是一票難求。”他承擔起了單位畫電影海報的工作,凡是上映的片子,魏福根都會根據需要手繪海報。
“記得兒時我最早的涂鴉就是把家里的大炕桌上畫滿了汽車,那個年代汽車少,我的父親是汽車司機,所以我對汽車有著特殊的感情。”魏福根說,他的父親一生從事司機職業,在“文革”期間,學校停課的日子里,他跟隨著父親出車奔馳在山川峻嶺之間,沿途風景以及筑路工人的艱辛付出,讓他產生了創作想法。
“當我看到山川河流,大漠草原被延綿的公路、橋梁、隧道連接成為四通八達的萬里通途時,那種天地之美與人類創造之美深深地吸引了我。”魏福根說,之后,他開始創作公路山水系列作品。“我認為,作為一名藝術追求者,應該努力挖掘我們生活中感人的事物,多創作代表各行各業勞動者勤勞奉獻的作品,才能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有所創新,也符合‘筆墨當隨時代’的創作精神。”魏福根說。通過他手中的畫筆,展現了我國汽車工業和公路建設發展進程,特別是在改革開放30年來,我國高速公路從無到有乃至進入世界前列的驚人奇跡。
歷時兩年畫出“美麗包頭”
“花2年時間,畫百米長的美麗包頭長卷,真是‘洋鐵匠攬上了火車頭’,有點自找苦吃!”魏福根笑著說。“洋鐵匠攬上了火車頭”這是包頭的俚語,意思是本事雖小卻招攬了超出能力的事情。當然,有點自嘲的口氣中,能看出魏福根對畫作的癡迷,以及敢于挑戰別人“敢想不敢為”的決心。
2011年退休后,魏福根開啟了新的生活模式——照看孫子。魏福根的兒子定居在江蘇省常州市,這是一座有著3200多年歷史的文化名城。“我兒子家附近就是青果巷,是有著400多年歷史的古老建筑群。聽說當地政府要對青果巷進行改造,我就拿起畫筆走進巷子開始創作。”魏福根說。經過半年的努力,他創作了14米長的美麗常州畫卷,并被當地企業家收藏。
2014年下半年,返回包頭的魏福根開始創作《老包頭》系列畫作。為了完成《印象老包頭》這幅作品,魏福根查閱歷史文獻、查找老包頭地圖,加上對自己生活經歷的回憶,經過3個月,《北梁遺夢》、《夢回老包頭》等作品相繼完成。此時,朋友們的一句話,堅定了魏福根繼續畫下去,完成“美麗包頭”長卷的想法。
“一次,朋友們開玩笑說,要不就畫包頭長卷吧。其實,我早有這樣的想法,我能畫‘美麗常州’,為什么不能把自己的故鄉以全景的方式畫出來呢?”魏福根說。下定決心后,魏福根就開始著手準備。
魏福根開始根據包頭地圖起始順序進行創作。從滿都拉開始,然后是達茂草原、百靈廟、白云、固陽秦長城、包固公路、石拐五當召、九峰山、美岱召、東河轉龍藏、南海濕地公園、包頭機場、九原區彩虹橋、賽汗塔拉公園、香格里拉大酒店、阿爾丁廣場、包百商圈、昆都侖召直到梅力更結束。“整幅畫卷采用紀實的手法表現,涵蓋了10個旗縣區70多個景點和地標建筑,還呈現出了老包頭和新包頭的交融。”魏福根說。
這百米長卷說起來簡單,但創作時的難度可想而知。除了一些文獻資料和朋友提供的照片可供魏福根參考外,大部分要呈現的美景和建筑,都需要他親自拍照才行。“我有時會坐公交車去拍照,但為了方便,我會背著相機騎著自行車去拍,因為這樣更方便,看到合適的景觀可以隨時下車。”魏福根說。為了找到合適的角度,他經常需要找高點進行俯拍,爬樓是最多的,有時甚至需要爬到還在建設中的樓房頂部,但這位六旬老人從來沒有想過放棄。他說:“把這幅美麗長卷當作獻給生我養我的故鄉的一份禮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