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夜”是西方的節日,它的本意就是“平安”和“祥和”的象征,它本來是特指圣誕" />
更新時間:2021-12-06 22:43:17作者:admin2
提起“平安夜”,必須得說“圣誕節”,自然也就少不了“耶穌”,因為這三者之間有著必然的聯系。
“平安夜”是西方的節日,它的本意就是“平安”和“祥和”的象征,它本來是特指圣誕節的前一天,也就是12月24日全天。既然是“全天”,為什么叫做“平安夜”呢?那是因為:一般在節日舉辦慶祝活動時,都習慣性地喜歡集中在晚上,那樣氛圍會更好一些,所以把這一天稱之為“平安夜”。
至于平安夜的來歷:
據《圣經》記載,在耶穌誕生的前一天,天使唱著歌把耶穌即將誕生的消息告訴給一群牧羊人,說耶穌是救世主,他來到人間,是為了拯救全人類,并讓那些牧羊人用歌聲把這一消息傳得更遠,讓更多的人知道。
約1816年(有說1818年的)圣誕節前夕,奧地利一位鄉村教會里的神父,正準備彩排第二天圣誕節慶祝活動時,突然發現風琴被老鼠咬壞了,情急之下,他想起天使讓牧羊人報告耶穌降生消息時唱的歌:“天主受享圣福于天,良人受享太平于地”,便根據這兩句歌詞寫了一首詩,找人譜好曲,給這首歌曲取名為《平安夜》。第二天在教堂演唱,大受歡迎。
后來這首歌曲越傳越遠,被魯士國王聽到后大加贊賞,下令把《平安夜》定為全國教堂過圣誕節時必須演唱的歌曲。于是,《平安夜》這首歌曲也就這樣流傳下來了。
“平安夜”、“圣誕節”等,這些本來都是西方的節日,雖然近些年已經流傳到我國,但筆者并不建議過這些節日。過好我們自己的、有紀念意義的傳統節日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