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1-06-10 01:43:28作者:admin2
作文不是講出來的,是觀察出來的。好的作家都是千里眼順風耳,你想想千里眼順風耳他們能做什么你就寫什么就行了。不知道都些什么東西,就找20張冬季的風景照,讓學生觀察都有什么,然后調動感官寫就是了。要是有心的加些情感就最棒了。沒有情感的不寫也能過關了。
本人專業語文老師,真傳經驗。謝謝。
淺談如何做好小學生寫作指導
寫作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點,也是語文教學中的一個難點。它是學生從學習語言文字到運用語言文字的一個飛躍。如何教學生熟練地運用好祖國千百年來流傳下來語言文字,來準確地表達自己豐富的內心情感,是作文教學所要達到的主要目的。俗話說“萬丈高樓平地起”,要讓學生能寫出精彩的作文,作文的起步教學就顯得尤為重要。怎樣做好小學生的寫作起步教學呢,我認為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從閱讀入手
閱讀是寫作的基礎。對于才開始學習寫作文的小學生來說,大量的閱讀對于他們非常重要。培養閱讀可以給學生搭建一個向別人學習的平臺,是學生由讀到寫的一個必不可少的過程。教師可以從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入手,讓學生從閱讀他們喜歡的故事或其他讀物開始,潛移默化地讓他們感受別人對于語言文字地運用。逐步了解怎樣把一句話說完整,怎樣把一件事情說明白。為了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得到更大的收益,就要給他們提出閱讀的要求。比如讀完一個故事,要能說上這個故事講了什么內容,能簡要地復述故事的內容等,真正做到讀有所獲。
二、由說到寫
剛開始寫作,很多孩子都有畏難情緒,心中有千言萬語,卻不知道從何處落筆,空有一肚子的情懷。老師可以適時降低難度,變寫為說,以小組為單位,讓每個學生把自己心中所想,用語言的形式向同學作以表白,然后再讓學生把自己剛才所說的內容寫下來。這樣不僅打開了學生的寫作思路,也使學生覺得寫作并不是一件難事,只不過是把自己平時說的話變成了語言文字而已,克服了心中的障礙,寫作也就變得順理成章了。
三、注意積累
葉圣陶先生說過:“寫東西靠平時的積累,不但著名作家、文學家是這樣,練習練習作文的小學生也是這樣。小學生今天練習寫某一篇作文,其實就是綜合地表現他今天以前的知識、語言、思想等方面的積累。”對于剛開始寫作文的小學生來說,需要積累的東西很多。
1、積累素材。缺少了素材,寫作便如同無本之木,無米之炊,難以寫出精彩的內容。這就要求學生在生活中作一個有心之人。要學會觀察生活,包括生活的環境,人們的言行,生活中發生的有趣的事情等等,無一不是積累的對象。有了這些原材料,文章這幢大樓就有了建設的根基。
2、積累語言。妙筆生花離不了語言的支撐,因此,要讓學生寫好作文,就要讓他們學會積累語言。在平時的閱讀中,要善于發現文章中所運用的好詞好句,把它們摘錄到自己的摘抄本上。日積月累,可以豐富自己的詞匯量,在寫作的過程中,恰當地運用在自己的作文中,會使自己的作文增色不少。
3、積累寫作技巧。寫作技巧的運用能使作文更富有表現力。一開始,小學生幾乎沒有任何寫作技巧。老師要在講解課文的時候,結合課文內容,讓他們逐步了解別人的寫作手法,例如比喻句,擬人句的寫法,它們在語言表達上的好處。事件敘述過程中,人物語言、動作的描寫,動詞的恰當運用,對事件本身所起的作用。在理解的基礎上采用仿寫等形式,進行人物語言、動作、外貌、神態以及心理活動的描寫訓練,不斷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四、注重感悟
作文應該反映學生的心聲,所以教師在學生剛開始寫作時,要鼓勵學生寫自己生活中實實在在的事情,杜絕弄虛作假或照抄別人作文的現象。在寫作時要注重寫出自己的獨特感受,不要一味地模仿別人的樣子,矯揉造作的寫那些陳詞濫調。這樣的作文不僅別人不愛看,也會禁錮了學生的思維,埋沒了學生的天性,對學生的發展非常不利。因此,要鼓勵學生大膽地去寫自己眼中看到的,心里想到的,親自感受到的東西,真正做到“我手寫我心”,展現自己異彩紛呈的世界。
五、自我修改
好文章是改出來的。古人作詩為一字而“推敲”數日,可見要做到準確表達,修改是十分必要的一件事。但在我十幾年的教學經歷中發現,大多數小學生不愛修改自己的作文。究其主要原因,是他們不知道該怎樣修改。因此,老師要教給他們修改的方法,其中包括文章修改的步驟,文章修改的內容以及必要的修改符號,逐步引導學生不斷完善自己的作文。
六、善于激勵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讓學生喜歡寫作文,就需要不斷地激勵他們。作為學生作文的主要欣賞者,要善于發現學生作文中的閃光點。學生運用恰當的一個好詞,一個好句,都值得欣喜,都值得激勵。讓學生在寫作中充分感受到成功的喜悅,收獲寫作的自信。同時要注意展示學生的作文,對于學生中優秀的作文,要進行講讀,總結成功之處,提出不足之處,為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指明方向。
萬事開頭難。正確的方法和指導,必將給學生一顆閃亮的北極星。引領他們在文學的世界里,展示自己的才華,一步步邁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