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4-12-25 17:58:56作者:佚名
靜安區教育學院黨總支書記周進、靜安區教育學院教研室主任張俊雄、副主任李衛忠參加本次活動靜安區教育學院教研室主任、靜安區教育學會原會長、靜安區教育局局長徐成波老師、靜安區教育局秘書長任美琴老師教育學會、學校領導主辦本次活動的有靜安小學二黨建委員會所屬學校的校長、書記。
本次活動,我們很榮幸邀請到了上海漢語教學方面的專家。他們分別是:長寧區小學特級教師、高級教師、語文教學研究員李碧云老師,上海靜安外國語小學民辦學校校長兼特級教師周云艷,民辦學校教師闕芬,學校秘書楊博外國語小學,靜安區中山北路小學校長錢玉華老師,彭浦新村第一小學原校長劉靜老師。靜安區其他兄弟小學的教師代表也參加了會議。
作為第八屆“靜安教育學術季”特色活動之一,六所學校緊緊圍繞“新格局、新常態、新狀態”主題,圍繞小學語文核心能力,深入開展討論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切實加強課堂教學研究,促進小學語文教師教學能力的提升,搭建教師與學校相互學習、相互交流、相互借鑒、共同提高的平臺,從而實現達到優勢互補、資源共享、相互促進、教學相輔相成的目的。
課堂演示
活動在來自六所學校的語文教師精彩的課堂教學示范中拉開帷幕,全方位展示了新課程標準指導下的語文課堂新風貌。
上海市靜安區閘北第三中心小學的金路陽老師教授一年級語文課程《項鏈》。
上海市靜安區閘北第一中心小學的吉一桐老師教授三年級語文課程《天籟之音》。
上海市靜安區閘北第二中心小學的陳靜宇老師正在教授二年級語文課《難忘的潑水節》。
上海閘北田家濱小學的李凡老師正在教授二年級語文課《雪孩子》。
上海市靜安區第三中心小學毛夢娜老師正在教授五年級語文課《四季之美》。
上海奉賢區紅廟小學四年級語文學生唐偉沖上了一堂題為《王榮不走里路》的語文課。
互動交流及專家點評
聽課后,靜安區教育學院教研室副主任李衛忠老師、長寧區小學語文教研員李碧云老師、周云艷老師、上海市民辦靜安外國語小學校長闕芬先生、民辦楊波外國語小學書記、靜安區中山北路教師錢玉華先生,小學校長、彭浦新村第一小學原校長劉靜對六個班級進行了點評指導,并與各會場在課老師親切互動。
校長致歡迎詞
經過互動交流和專家點評,與會專家、老師們齊聚一堂。首先,活動主辦地上海市靜安區閘北第三中心小學特約校長游銳作為代表對各位領導和嘉賓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我也向出席會議的老師們表示感謝。真誠的感謝。尤校長表示,通過校級交流和研討會,開展和深化“以日常教學新方式激活學生創造力”的研究網校頭條,既是一種交流,更是一種指導,更是一種方式。是促進地區教師共同成長、提高教學效率和質量的重要途徑。我們期待通過聯合研究,相互學習,實現共贏。只有思想的碰撞,才能灌溉智慧的花蕾,綻放教研最絢麗的花朵。
教研沙龍
特德談話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對教師職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應該以什么樣的角色和狀態來應對挑戰,是我們直接面臨的問題。
上海市靜安區閘北第二中心小學甘勤老師做了題為《做小爬行者扎根追根做“新”學生》的主題演講。甘老師用實際行動呈現了與時俱進的教育理念。在教育教學第一線,他堅定不移地踐行著自己的教育信念。
上海市靜安區閘北第三中心小學林欽艷老師做了題為“樹立“退”“進”新理念,積蓄力量共同成長”的主旨演講。他以教育敘事的形式分享了自己的經驗。他結合自己工作中的真實案例,講述了自己的收獲和感悟,也展示了自己在教育領域的獨特見解和創新實踐。
微論壇
進入“十四五”閘北區第三中心小學,上海靜安區在四十年精耕細作素質教育的基礎上,開啟了激活學生創造力的新探索。這不僅回應了國家對高素質創新人才的迫切需求,也直接面臨教育改革。新形勢的要求,也是靜安踐行區域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堅持和深化。那么學校如何實施和探索基于語文課堂教學的學生創造力的激活呢?來自六所學校的老師坐在一起,舉辦了主題為“聚焦學習方法,探索課堂教學新方式”的沙龍。
領導講話
靜安區教育學院教研室主任張俊雄老師對整個活動給予了高度評價。張主任用三個關鍵詞來形容他對這次事件的感受。第一個是《雁飛留聲》,各校校長為青年教師搭建舞臺,從教師發展的角度共同交流探討。第二部分是“撥開云霧見陽光”,來自各學校的老師交流教學經驗,在舞臺上分享自己的成長經歷。最后一步是“扎根、長成蔭”。我們地區的聯合行動都在努力“激發學生的創造力”,我們都在不斷克服困難。通過這樣的校際研討會,不僅是一種交流和推廣,也是我們促進地區教師共同成長、提高教學效率和質量的重要途徑。
活動最后,靜安區教育學院黨總支書記周進對本次活動進行了總結。周書記對本次校際研討會給予了充分肯定,讓她感受到了大家圍繞“雙創”開展研究的熱情,也感受到了學校關注青年教師專業成長的良好用心。她認為,激發學生創造力的基礎在課堂閘北區第三中心小學,激發學生創造力的關鍵在教師,激發學生創造力的核心在于深入研究。周書記希望地區學校在未來的發展中繼續秉承不斷鉆研、不斷實踐、不斷開拓的精神,乘風破浪、揚帆起航,為學生健康快樂成長譜寫絢麗華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