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明確一個概念,中小學是基礎教育階段,是孩子成長,逐步走向成熟成人階段。設立基礎教育階段,是世界各國反復驗證了的孩子逐步走向成熟的階段,是利于" />
更新時間:2021-11-24 00:04:17作者:admin2
取消中考全是利,沒有弊。
首先要明確一個概念,中小學是基礎教育階段,是孩子成長,逐步走向成熟成人階段。設立基礎教育階段,是世界各國反復驗證了的孩子逐步走向成熟的階段,是利于孩子成長的,小學、初中、高中也各不同,基礎教育不到期,孩子對未來的判斷選擇是模糊的。我們在基礎教育中間來個中考,就是給孩子成長階段過早添加了個選擇,這對所有孩子都是不利的。
有人說德國小學4年級就分流了,細查德國這個分流也是倍受家長質疑的,盡管用動員的方式分流不超25%,德國家長也反對,還有試讀呢,所以德國這種分流我們也不該去評論的。從另外角度,要說培養技術人才,那德國是把分流的孩子與企業對接,工作工資工時都很好的,咱借鑒不了的。
再則我們的中考是按分數高低,低分去學習職技,多數為了就業,高分上高中能升學,有人辯解這都叫高中,都是為國家培養不同人才,請問,孩子尚未成熟,就來為孩子設計未來,孩子還沒有能力想學什么,也沒有工作的意愿,憑分數高低就決定讓孩子走什么路了,這對哪類學生成長不都是違背規律的嗎?
找兩個例子,愛恩斯坦,錢偉長,袁隆平在中學時段都不是高分數的,特別是袁隆平是偏科的,如果按照咱現在的中考分流,他們的分數不高,不是分去學職技,就是普通高中,那他們還能成為科學家和世界名人嗎?
孩子沒成熟階段,變化是絕對的,不變是相對的,這是我們教育實踐證實了的。早固化孩子層級或人為規定他們學什么,是不科學的。高中三年期可別輕視,這是孩子三觀形成的關鍵期,孩子成熟了,才決定他們一生的選擇。所以,挪威,美國等好多國,都是高中后孩子開始選擇就職學習或升學。
再說教育是干什么的?是提高整個民族素質,又培養人才的。那教育就該是惠及每個孩子的教育,也就是說立足于我們中華民族的每個孩子的文化素質有效的提高,這才是教育的目標。如果中考分層了,低分孩子就認為自己的無能,那還能學習嗎?高分的拼命追逐分數,受唯分之害,品格缺失,身體差,只求改運無擔當,我們沒了創造性人才,這是國家最著急的。
有朋友說我這是無限度庇護差生,你沒理解我,中考分流前我正在初中當老師,我們的教育立足于教好每個孩子,表揚優秀生,鼓勵后進生,要求自己和自已比,提高自已,爭取一個孩子也不掉隊,那時整個班級孩子學習熱情都非常高,德體勞三項都有活動,沒人認為是多余的,家長對老師放心,學生和老師關系融恰。這種學生學習氛圍,優秀生和中下生都學得扎實,我們當老師的心里有數,只有這樣才是人才輩出的教育。果然,這些孩子高中畢業工作的或升學的,走上社會生活后,他們對家國都有擔當,都是樂觀向上的。
現在,中考分流弊病的前置,小學初中學??春⒆臃謹担汾s分數,分數掛帥,德體美勞成了嫌棄之物,學校把孩子關在教室里,除了學習還是學習,用分數把孩子分為學霸學渣,學霸都是少數,絕大多數都成了與學渣不遠,傷孩子自尊啊。低學分孩子無信心,特別是到了初中低分成片,農村學校更嚴重,這不是中考前置的影響嗎?有人說低分不能上高中,確實這種情況還怎么上高中?如果取消了中考,那結果絕不會是這樣。世界教育先進國家普及高中的范例也沒見大片的差生,也沒見受分數束縛的優等生。
綜上,我說取消中考全是利,沒有弊,這是從教育規律來說的,當前如果說馬上普及高中,家長和老師從現實出發,讓厭學的早不學習學生進入高中,他們是跟不上高中課程的,這是現實。假如國家決定普及高中義務教育,也得有個漸近或延遲期吧。
關心教育,未來就是人才的競爭,愿我國成為世界人才中心。
教育大家論,我說的是個人看法,請多發言,勿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