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1-12-30 07:08:26作者:admin2
關于“中秋節來歷”:
每年農歷八月十五日,是傳統的中秋佳節。這時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稱為中秋。在中國的農歷里,一年分為四季,每季又分為孟、仲、季三個部分,因而中秋也稱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幾個月的滿月更圓,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節”。此夜,人們仰望天空如玉如盤的朗朗明月,自然會期盼家人團聚。遠在他鄉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稱“團圓節”。
農歷八月十五日,是我國傳統的中秋節,也是我國僅次于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間,故謂之中秋節。我國古歷法把處在秋季中間的八月,稱謂“仲秋”,所以中秋節又叫“仲秋節”。 中秋之夜,月色皎潔,古人把圓月視為團圓的象征,因此,又稱八月十五為“團圓節”。古往今來,人們常用“月圓”、“月缺”來形容“悲歡離合”,客居他鄉的游子,更是以月來寄托深情。唐代詩人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杜甫的“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等詩句,都是千古絕唱。“希望采納”
前往百度APP查看
回答
【嫦娥奔月】后羿當上皇帝后,沉迷酒色,隨
意殺人,成了暴君。他希望長生不老,跑到昆侖山
盜取王母娘娘的不死藥,他的妻子嫦娥怕他長生
不老,百姓受苦,把不死之藥偷來吃了,于是她自
己就輕飄飄地飛上了月宮。
【吳剛伐桂】相傳月亮上的廣寒宮前的桂樹生
長繁茂,有五百多丈高,下邊有一個人常在砍伐
它,但是每次砍下去之后,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攏
了。幾千年來,就這樣隨砍隨合。據說這個砍樹的
人名叫吳剛,曾跟隨仙人修道,但是他犯了錯誤,
仙人就把他貶謫到月宮,日日做這種徒勞無功的苦
差使,以示懲處。
【玉兔入月宮】相傳有三位神仙變成三個可憐
的老人,向狐貍、猴子、兔子求食,狐貍與猴子都
有食物可以濟助,唯有兔子束手無策。后來兔子
說:“你們吃我的肉吧!”就躍入烈火中,將自己燒
熟,神仙大受感動,把兔子送到月宮內,成了玉
兔。陪伴嫦娥,為其下凡的搗靈藥。
更多16條